博彩

四连硬八

之前说过一次硬八

前几天去玩的时候自己连扔四个Hard Eight。所谓连,并不是真的在连续四次掷骰子都是4+4,而是四次Hard Eight之间没有出现Easy Eight(2+6, 3+5)又或者Seven Out。

旁边一个家伙(豪客)押了10元的硬八,结果赢了6355元。

他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次,10元变95元,他选择继续押100元。
第二次,100元变950元,他选择继续押200元。
第三次,200元变1900元,继续押400元 (最大上限)。
第四次, 400元变 3800元。

合计盈利5+850+1700+3800=6355元。

我是不押Hard Ways的(指硬4,6,8和10),所以投出前三次硬八时也没太在意。结果那家伙很得体地替我押了50元硬八,于是我不自觉地摆骰子的时候也往Hard Ways上靠。也倒是幸运地掷中了。

之后我又觉得还是应该遵循自己的习惯来摆骰子,结果第五次的“八”终于是Easy了。

硬八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看过一出名为Sydney又名Hard Eight的电影。这是导演Paul Thomas Anderson(就是拍There Will Be Blood那个)的第一部长片。

Youtube上有这么一段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OPB9c4t0Ok

Philip Seymour Hoffman在戏里面当龙套,但就在这短短2分钟戏里面,他的精湛演技尽露无遗。我是反复看了好几遍都觉得意犹未尽。

他们赌的是花旗骰。老头押了2000块Hard Eight,顾名思义,就是要两个骰子都是4才算赢,如果是普通的8,比如3和5,2和6,以及任何7,老头就算输。其他数字组合不算输赢。

如果老头中了Hard Eight,他会赢18000(1赔9)元。咋一看1/36的概率只赔9倍好像很不公平,但由于这不是one-off的投注,出现其他数字不算输赢,所以实际概率是1/11(1/36:(6/36+5/36))。

开司

福本伸行于1996年起开始连载开司赌博系列三部曲,其中包括《赌博默示录》,《赌博破戒录》和《赌博堕天录》。三部曲各13卷,完结之后继续还有10卷的《赌博堕天录之和也篇》,16卷的《赌博堕天录之单张扑克篇》以及正在连载的《赌博堕天录之24亿脱出篇》。一晃眼22年过去了,故事情节设定也与时俱进,电脑触摸屏、手机、wifi等等“新”科技都出现在漫画之中。

基本上漫画里每个故事都和赌博有关,而且赌的基本都是性命。

《赌博默示录》已经好几次被改编成电影了,说的是主人公开司登上一首神秘的船,用纸牌形式赌锤子剪子布:赢了得一颗星,输了扣一颗星,输光三颗星就是失败。开司一开始就被骗了两颗星,后来和同伴协力扳回却被见利忘义的同伴抛弃陷入绝境,最后靠敏锐的观察力逃出生天。

之后就是赌命走高空钢丝,过后用皇帝牌单挑帝爱集团高层利根川。发现利根川作弊之后开司割耳求胜。

打败利根川之后开司乘胜追击,挑战幕后黑手兵藤,设局失败反而输光2000万并断了四根手指。

《赌博破戒录》先是说开司被抓到帝爱的地下矿场。里面的班长设局用骰子骗钱。开司识破后将计就计反赢到足够的钱“买"到几天时间可以返回地面。

大谷翔平

美国职棒大联盟MLB下的美国联盟球队洛杉矶天使本赛季新招入一名名为大谷翔平Ohtani Shohei的年轻球员,十分引人注目。

这位大谷年仅23岁,身高1米93,能攻善守,可以胜任投手/外野手/指定打击等多个位置,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加上外形俊朗,我估计今后相当长时间他都会是棒球运动在东亚地区的形象代表。

作为投手,大谷由于身高优势,可以投出高达时速165公里的快球(于2016年10月投出,这也是目前日本籍投手的最快球速记录),平均球速达154.8公里/小时,胜过不少MLB知名投手。球路选择上,他可以投四缝线速球(Four-seam fastball)、滑球(Slider)以及指叉球(Forkball)甚至曲球(Slider) ,可谓十分丰富。

有趣的是,大谷投球的时候是右手;但他击球的时候却是左手。由于身高腿长,据估算他从本垒跑到一垒所需时间仅为3.8秒。

学英语

话说老杨昨天发了条推,他说:

“我一个师兄说他当年怎么练英语的,没事就去赌场和荷官聊天……”

我后来想了一下,这个还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说起来,我觉得赌场里最适宜去找荷官聊天的游戏当属花旗骰/craps无疑。

其他的游戏基本上荷官都只有一人,比如说百家乐,21点,轮盘之类。空闲的荷官通常会很欢迎你找他们聊天,不过在荷官或者荷官主管眼里,你不赌光聊很容易让人往其他方面联想。

花旗骰则不同,这游戏通常要有4个荷官来看枱。而且作为整个赌场里最social的游戏,荷官是最热衷和(潜在)顾客交流的。只要你走近看一眼,他们就很热情招呼你过去;你一说不会玩,他们就会主动教你,滔滔不绝说个不停。Craps的规则又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这一来一回天就聊起来了。

当然,你要是真的玩起来,你会发现花旗骰的荷官又是整个赌场里面最“串”的(因为人多力量大)。脸皮太薄或者受不了开玩笑的人大概也不适合这游戏。

Big Bash

本赛季澳洲的BBL(Big Bash League)今晚结束。七个赛季以来第一次打入总决赛的Adelaide Strikers在两名主力投手因国家队比赛缺阵的情况下,主场轻松击败Hobart Hurricanes,夺得冠军。

本赛季BBL联赛一共53场比赛,我下注其中36场,全部均为H2H。其中赢25场,输11场,胜率为69.4%。第一次整个赛季相对完整地跟下来,感觉是比较好猜,爆冷的场次不多。而T20(https://en.wikipedia.org/wiki/Twenty20)这种2003年才出现的比赛形式本身很具有观赏性,很多场比赛要打到最后一个轮(over)甚至要到最后一个球才会分出胜负,而比赛过程则跌宕起伏,很是刺激。比如半决赛Adelaide Strikers对Melbourne Renegades就是鏖战到最后一刻,Strikers才以1分险胜。

3月份板球世界中的金元联赛:印度IPL( Indian Premier League)就会开始了,据Duff & Phelps道衡估算,2017年IPL的品牌价值为53亿美金。中超绝对没有那么值钱吧?

PS 原来香港也有自己的T20板球联赛: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ng_Kong_T20_Blitz

bad beat

美国很多赌场的扑克室里都有一个名为bad beat jackpot的累积奖池。有趣的是,要赢得这个jackpot,玩家需要输掉,而且还是被bad beat才行。具体来说,比如德州扑克中,一名玩家在拿四条/Four of a kind的情况下依然输掉,那他/她就有资格获取大约65% bad beat jackpot(通常会累积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赢的玩家则可以获取大约25%的jackpot;同一张桌子的其他玩家平分10%;在扑克室的其他玩家每人可以分到几百或几千元。真可谓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当然还有一些具体的细则,比如玩家手上的两张牌/hold card一定要用上。如果玩家甲手上一对K,玩家乙手上一对A,公共牌为AKAK2,那玩家甲的四条K输给玩家乙的四条A,他/她有资格赢得jackpot。如果玩家甲持有的是K2,公共牌是KKKAA,此情况下玩家家则不能赢得jackpot,因为2没有用上。

规则说完说故事。这天扑克室里有个小孩玩的时候口无遮拦,肆意乱喷,弄得每个人都不喜欢他。有一盘小孩和一位很和善的老太太对上了。几轮加注下来,桌面的pot大概有几百元,但大家根据桌上形势都意识到小孩有机会拿到bad beat jackpot,小孩更是不断大叫bad beat, bad beat!

无事记之RNB Field

话说这晚掷craps(花旗骰)的时候,我这边的女荷官突然说,瞧那个大个子!我回头一看,一个大约1.9米到2米的巨灵黑神正昂昂然走过来。女荷官感叹说,你可不想他和你过不去。我点头称是。

跟着巨灵黑神的是个中等身材的黑人,穿着橙色jumpers,身上挂满钻石。 他从怀中掏出厚厚一叠美金大钞,目测有一到两万的样子,打算要下注。craps的当值主管请他到出纳处兑换成澳币先。黑人于是转身离开,巨灵黑神也跟着走了,原来他是保镖。旁边还有一个小个子黑人,斜背一小挎包,手拿一瓶饮料,大概是跟班保姆,也跟着离开了。

他们一走,整桌子的人就开始议论起来。有人说那家伙看起来很面善,就是想不起来是谁;有人脑子灵光,说RNB Friday,他应该是从美国过来演出的;马上有人掏出手机查,然后果然查到了。

我没听清名字,反正应该就是这里面其中一位:https://www.frontiertouring.com/rnbfridayslive

过了一会黑人歌手回来,这回拿的是厚厚一叠澳币。他分了一半就要下注。主管又说我们这里不像拉斯维加斯,钱要先换成筹码才可以下注。

于是主管开始换筹码,1千元筹码是橙黄色的,俗称香蕉;100元筹码是黑色。歌手不住地说,我要黑色的,我只要黑色的。此时巨灵黑神保镖在旁边找了张桌子坐下,一脸疲累。跟班站在一旁,神色紧张。

Repeat until rich

书名:Repeat until rich

作者:Josh Axelrad

这是一本很奇特的书。

封面写道:The true story of how an ordinary guy left his 9 to 5 life to join a gang at war with the casinos ... with no going back

作者在卷首语写道:我把我的队友们都描述得“性感”一点,万一哪天好莱坞要把这书搬上大银幕呢?

于是我真以为这书是说关于一队职业玩家去赌场群队作战,玩21点的故事。

我只是对了一半。

作者真的放弃了职场生活,加入一队职业21点玩家去赌场“讨生活”。 他一开头只是扮演小角色,负责在赌场上记牌,时机成熟(牌靴中存有大量大牌)就招呼扮演“大鳄”的同伴进场下猛注盈利。后来他努力学习,再加上运气帮助,成为了队中的“大鳄”,在美国各地赌场满载而归。

那么他的队友们呢?书中只是张三李四点将般提及,更不复多言。通篇下来,都是作者偏执狂式的喃喃自语。

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说“我”初入行时,第二部说“我”成长后带队伍南征北战,第三部,在我看来,是全书最难读但又是最出彩的章节。

The Professor, The Banker, And The Suicide King

《The Professor, The Banker, And The Suicide King -- Inside The Richest Poker Game Of All Time》
作者 Michael Craig

如副标题所述,这本书讲的是扑克界于2001年发生的一件前无古人,(很可能)后无来者的大事:一位来自德州的银行家来到拉斯维加斯挑战若干名世界顶级的扑克手,赌局上最多时有超过2000万美金的筹码。

这位银行家名为Andy Beal,低调沉稳,善于把握机会,闷声发大财的典范。他四十岁时一手创立的投资银行迈入正轨,钞票滚滚而来,他也无需再像创业时那般全身心投入。于是就有了空余时间来消磨一下,除开一些其他冷门爱好之外(比如研究卫星,数论。和王石爬山相比,哪个更冷门一点?),他想以业余选手身份挑战顶级职业德州扑克手,觉得自己有机会能战胜他们。

当然职业选手一般是不会接受菜鸟的挑战的,除非这是一只非常有钱的菜鸟。

Andy知道自己只有另辟蹊径,才能谋得先机。他的方法是,大幅提高每局的下注金额,这金额高到职业选手也感到巨大压力。虽然大家都知道,比赛时所作决定应跟下注金额无关。但由于赌金太高,职业选手们不可避免地会患得患失,从而令Andy有机可乘。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