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Without Sinking

最近一直在听Hildur Guðnadóttir (Hildur Gudnadottir)的专辑。

她来自冰岛, 大提琴手。

这是她09年的专辑 without sinking

youtube 的 playlis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2WqaVb24nQ&list=OLAK5uy_mX25fvsP0tRX1gJ...

Dark ambient巅峰之作,大概只适宜一个人听。

Ebay上2手LP的叫价要约莫US $179.90了。

múm 07年之后的三张专辑:Go Go Smear the Poison Ivy,Sing Along to Songs You Don't Know和Smilewound, 她都负责大提琴和部分的人声。

Danger Close

昨天把澳大利亚2019电影Danger Close: The Battle of Long Tan(中文译名:危机:龙潭之战/108悍将)看完。电影说的是越战中,108名澳新士兵在一块叫“龙潭”的橡胶园里对阵2500名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俗称“越共”)和越南人民军士兵的战斗。双方都宣称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IMDB: https://www.imdb.com/title/tt0441881/
豆瓣: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972738/

男主人公很像任达华。

看完电影再看wiki(够你看上半天的),会发现电影基本忠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战斗。

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Long_Tan

片尾曲:I Was Only 19 (A Walk In The Light Green) 来自澳大利亚著名民谣组合Redgum。

无事记之落第

下午大概2点时分下楼去Hungry Jack's买杯冷饮消暑。刚巧碰上店里电脑系统故障,现场一遍混乱,等了半天才拿到要的冰可乐。回到办公室却发现整层楼空无一人,火警铃声大作。于是按照火警逃生守则从消防门一路从十六楼走下去。

走倒没什么,但一路走来,四下无人,楼梯东拐西转,走廊里阴气森森,颇有僵尸片中人类逃难的感觉。

但是我有可乐。

到了楼下和同事会合,这是消防车已经撤了,看来又是虚惊一场。有人说见到老板背着书包溜了,于是就又有人提议去酒吧。

拉了九个人去附近的酒吧喝了两杯Jack Daniel's兑可乐,这时每个人的手机都收到老板的短信问我们在哪,为什么办公室没人。

看来老板又溜回去了。

回到办公室,火警铃声还在叫,烦人得很。为了能专心工作,只好戴耳机听歌。

然后我找到了Flunk的unplugged版blue Monda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wgYinE0tVc (unplugged at Sofar Oslo 2018)。

接着还有他们 2018年波兰演出的20分钟片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7QtgNv6xg

听了他们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他们的现场版。

这回没错了

之前提到The Temper Trap的what if I'm wrong,由于主唱捏着嗓子唱,很难听得清他到底在唱啥,于是自然是google找歌词。

找到之后看了更加迷惘,因为有些地方就是很费解。天下网站一大抄,每个歌词网站提供的都是同一个版本,也没法对比参详。不过我想,歌词嘛,一向都是意识流居多,费解也是正常的。

直到今天我买了他们的cd,翻到了内页附的歌词。括弧为网上流传的歌词,真是辛苦“听译”出来那位网友了:

These days everyone's living (Feelings that everyone's livin')
To a different kind of walk (To a different kinda wall)
I feel my old self slipping (I feel nano sense skipping)
Tangled up in my own thoughts (Tangled up in my own thoughts)

如果我错了

最近挺迷澳洲乐队The Temper Trap的这首What if I'm wro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6cnIvmLYgA

主唱的声线让人很自然就想起了Suede,抒情版的Suede。

歌词也言之有物,还有金句,比如这段:

I must believe.
I need to live,
Not just exist.

这首歌收录在The Temper Trap去年的Thick As Thieves专辑里。

说起来,为什么他们这么喜欢T开头的单词?

闻歌识人

公司部门开半年会,这次搞搞新意思找来个parttime DJ,本职是架构师的黑人同事做主持。

同事自我介绍说出生在boston(英国地名),在谢菲尔德和黑池念的书云云。

为了活跃气氛,每个领导上台发言之间都会玩个小游戏。主题都是看几个同事的照片,然后放一首歌,猜谁最喜欢这歌。

第一轮的照片都是领导们,都上了年纪了。他们喜欢的歌我全没听过,尽是瞎猜。

第二轮是女同事们,这个也很难猜。

终于到了第三轮,那主持的照片也出现了。我还想,会不会有Massive Attack呢?然后unfinished sympathy的前奏就响起了……

今天才知道

原来这首歌叫作7 Second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qCpjFMvz-k

它还是24年(1994!)前的歌了。男歌手名为Youssou N'Dour,塞内加尔人。曾被滚石杂志评为:可能是塞内加尔甚至非洲最出名的歌星。在这首歌里,他用了三种不同语言来演唱,分别是沃洛夫语(Wolof,英文中的banana就是借自沃洛夫语),法语和英语。唱而优则仕,Youssou于2012年参与塞内加尔总统竞选,以失败告终。

女歌手名为Neneh Cherry,瑞典歌手。

咖啡闲话之生财乐道

同事上周末去奥体中心的体育馆看Bruno Mars。据他说,一张普通票也要300元,“还是舞台下面的站票”,他不无惋惜地指出。

他呢,则买的是600元一张的VIP包厢票。所谓的包厢,不单位置居高临下,把中央舞台看得一清二楚,还有独立包间,里面酒水任喝,甜点任吃。同事的表兄弟出面张罗拉了十八个人一起happy,每人600元,加起来也有1万多了。

不过这钱也不是给主办方,而是进了这包厢的承包者的腰包。原来体育馆里的包厢早以被各色公司以每年9万多的价格包了,每逢演出,这些包厢要么就被转租,要么就是公司邀请客户前来促进感情。

按照每个月至少一到两场演出的标准,这9万多的租场费是绝对可以赚回来的。

同事还买了一堆Bruno的周边,cd要25元,T-shirt要40元,最夸张的是帽子,要85,好过去抢了。

big jet plane

去年11月份澳洲本地rapper tuka参加triple J电台的like a version表演时翻玩了Angus & Julia Stone的名曲big jet pla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udwea5-psY

演唱大概在1:40秒左右开始。之前是主持人聊天,有奇特打击乐器airstick的演示。

新版歌词如下,作为命题作文,tuka写的还挺紧扣“主旋律”的。

[Verse 1: Tuka]
I grew up at the end of a long dirt road
No street lights, just a couple trees
You could probably see the wallabies
Boundin' around in their brown fur coats
Most days I'd walk the whole way home
With a jig in my step, nothing but the air in my lungs

BRUNETTES SHOOT BLONDES - Knock Knock

这首mv真是挺让人耳目一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C_0NzJ2mWA

Syndicat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