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

国产老电影

发现这位叫Celine Chen的用户自去年开始在youtube上上传了近1000部中国电影,按年代从50年代到90年代划分成5个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nHHSX9_C4G__XIWJQaRXg/playlists

功德无量啊。

我觉得有些电影得抓紧下载下来,否则过些日子说不定就没了。

audiogalaxy

今天忽然想起大约在2000年时我很喜欢用的一个软件,p2p先驱之一:audiogalaxy。当时napster被告,黯然收场,AG横空出世。

我喜欢AG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它的下载选择需要通过登陆audiogalaxy.com而实际下载则是需要用客户端。我可以在上班工余把要下载的曲目选好,晚上回家直接开客户端就可以开始下载了。

记得西西说过她用14.4还是28.8k的modem通过AG下载了大概1.8g的mp3,这在当时的网速来说,真是个天文数字。

AG在2002年也被盯上,服务停止。后来被若干公司收购,所提供的服务也相应更改。直到2012年被dropbox收购,原以为终于熬到头,结果13年正式宣布关门,网站也停止运作了。

出走

出走

作词:崔健
作曲:崔健

太阳爬上来
我两眼又睁开
我看看天,我看看地
哎呀

我抬起腿走在老路上
我瞪着眼看着老地方
那山还在,那水还在
哎呀

多少次太阳一日当头
可多少次心中一样忧愁
多少次这样不停地走
可多少次这样一天到头
哎呀哎呀……

望着那野菊花
我想起了我的家
那老头子,那老太太
哎呀

还有你,我的姑娘
你是我永远的忧伤
我怕你说,说你爱我
哎呀

多少次太阳一日当头
可多少次心中一样忧愁
多少次这样不停地走
可多少次这样一天到头
哎呀哎呀……

我闭上眼没有过去
我睁开眼只有我自己
我没别的说,我没别的做
哎呀哎呀……

我攥着手只管向前走
我张着口只管大声吼
我恨这个,我爱这个
哎呀哎呀……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

早上看一回忆录发现今年原来是SMS(Short Message Service)商用二十周年。

SMS的概念早在80年代初期就被提出,直到1992年12月3日,世界上第一条SMS短信才由英国的一台PC通过vodafone网络发到一台Orbitel 901上去(见下图)

短信内容很遗憾地不是程序员喜闻乐见的“Hello world!”而是颇无聊的“Merry Christmas.”

话说Orbitel这个保加利亚的电信商貌似挺牛,curt/ets你们有测试过它的设备吗?

第一个商用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于93年在瑞典建立。当时大部分GSM手机都不支持短信,只有Nokia旗下全线产品都全部支持,相当前卫。

当时数据网络峰值下载速度大概也就是9.6kbps吧?今天下午有厂商测试人员投诉手机ftp下载达不到理想的140Mbps,于是头儿认为极端、相当、非常严重,发动所有人一起来进行测试排错。

无题

今日听说网易(163)社区将要关闭,这大概也意味着我们的网络生活的一个阶段画上了一个句号。在02年之前,我在那里泡了很长时间,很多朋友如curt,vj,jazzgirl,vanvan,羊毛等等都是在那里认识的。02年之后,就是社区了。

今天还看到这个帖子:23 Ancient Web Sites That Are Still Alive。题目说明了一切。我想,如果“两个g的加速度”能坚持到今天,也许也够资格在留言中被略微提及一下吧。

又,这个网站:http://memepool.com/很有某年某月某日style嘛。

真人街霸,真的,可以放火球了

我觉得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来说,这算是一个梦想成真。

来自加拿大的艺术团体site 3正在运作一个名为Super Street Fire的项目,当中包括了电脑游戏设计,电子工程,木工以及烟火控制,于是玩家就可以亲身体验Street Fighter中的打斗了。

具体说来,玩家双手各戴一个感应器手套。当玩家做出一个手势的时候,感应器就通过wi-fi将这手势传给手势识别仪,而识别仪将此手势转化成数据再传给I/O控制服务器。I/O控制服务器再将数据传到Arduino微控制器中(重温一下“房不胜防2012吧,wooder你买了吗?),然后Arduino微控制器会根据数据来控制比武场中32个火焰开关。

部分的手势图:

系统软件界面:

当Keith遇见Mick

文章来源:Letters of Note

1962年4月,18岁的Keith Richards给他姑姑“Patty”写了封信。信里描述了他几个月前第一次见到Mick Jagger的情况。这封信后三个月,The Rolling Stones在伦敦的Marquee Club首次登台表演,其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信的原文如下:

6 Spielman Rd
Dartford
Kent

Dear Pat,

So sorry not to have written before (I plead insane) in bluebottle voice. Exit right amid deafening applause.

I do hope you're very well.

We have survived yet another glorious English Winter. I wonder which day Summer falls on this year?

无题

晚上洗澡的时候忽然张嘴就哼唱起《别去糟蹋》来,虽然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过这首歌,但歌词依然是张嘴就能唱出来,想都不用想。

唱完《别去糟蹋》后第一反应就是应该唱《最后一枪》,哼了两句觉得不太过瘾,想了想,于是换成《Take Care》。

唱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自己忘词了。

TAKE CARE I WANT TO SLEEP
TAKE CARE I WANT TO SLEEP
睡着的人可以自由的飞
TAKE CARE I WANT TO SLEEP
TAKE CARE I WANT TO SLEEP
睡着的人不容易流泪

子夜二时请你推醒我
告诉你我梦见了什么
七彩的天堂上竟没有
人去过的消息
人留下的痕迹

TAKE CARE I WANT TO SLEEP
TAKE CARE I WANT TO SLEEP
睡着的人不容易流泪

子夜二时请你想我
与我谈一谈关于寂寞
有人告诉我我睡以后
你哭过 也恨过
你笑过 也忘过

歌唱我们的惊弓之鸟

看到老五写的小学课文回忆录。封面倒很熟悉,可里面的课文实在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后来我想来想去,终于让我回忆起一篇课文来:《惊弓之鸟》。这课文不记得是我二年级还是三年级学的,当时那两年都是一位姓梁的老师教语文兼任班主任。我为什么会记得这篇课文呢?当时学这课之前,我鬼使神差地想到了预习,还用小学生字典把不认得的字都查了出来。

于是,当广州人梁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先用普通话把课文念了一遍之后,我不识好歹地连忙举手,站起来大声说,老师,你刚才有两个地方念错了。“魏”应该念"wei"而不是"yi"。“羸”应该念"lei“而不是"ying"。说完之后我还洋洋自得,全然没理会到老师的神色。

不过,这位梁老师虽然业务不精,但确是个开明之士。我想来她好像也没给过我什么脸色。而我最怀念她的一点是,她鼓励同学们学唱香港流行曲。每天下午的自修课,每个同学就轮流上台献唱。当时也记不了那么多歌词,于是每人都有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抄满了歌词(是否明白当中意义另计)。课间的时候同学间互相交流“歌词”乃是常态。

到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换了个凶悍的北方老师。她最大的乐趣就是用自习课来训人,于是歌唱活动自然就停止了。

杂七杂八

0)The IT Crowd没有第5季了。
http://www.theregister.co.uk/2011/10/24/it_crowd_shuts_down/

1)How to Say "Fuck You" in 100 Different Languages。建议打印出来贴在床头/洗手盘边/显示器旁。日日练习。很遗憾上面没有列出粤语。
http://blogfiles.wfmu.org/KF/2010/01/27/fuckyou_big.jpg

2)1903年的伦敦街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5Ts_i164c

3)史上最牛的纽约客勘误?愤怒的小鸟跟你没完。
http://www.nytimes.com/2011/10/22/books/steve-jobs-by-walter-isaacson-re...

4)我爱多伦多
http://vimeo.com/30788720
作者的网站: http://yourfriendryan.com/
我很喜欢Rogers Centre顶盖合拢的部分。

5)Leonard Cohen明年出新唱片。

Syndicate content